好风凭借力 “生命”正当时——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工作回顾
好风凭借力 “生命”正当时
——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工作回顾
祥龙摆尾辞旧岁,瑞蛇昂首启新程。2024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农兴农重要使命,团结带领师生员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坚持目标导向,紧盯工作重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奋力开创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这一年,我们向心凝聚,党委工作再谱新华章。一是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党纪学习教育成效保障学院高质量发展。二是高要求落实整改工作。100%完成学校党委巡察整改落地见效。三是高标准推进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赴5所高校调研“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对标争先,出台“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培育8项举措。四是高理念推动“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打造“生命之光”“生命之源”和“生命彩虹”等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符号式”党建品牌矩阵。五是高温度回应师生关切。改善教师办公室3个,改建实验室2个,改造党员之家和会议室2个,新建研究生自修室2个,推动民生实事清单有序开展并100%完成闭环。六是高起点深化廉政建设。制定廉洁文化建设方案,出台学院制度汇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4次。学院荣评长春市先进基层单位、学校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这一年,我们向难攻坚,学科建设再获新成长。一是学科实力进一步增强。新增生物与医药专业博士点,实现学博和专博的全覆盖。二是学科声誉进一步提升。学科在2024软科版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位居前30%,在上榜的全国40所农林院校中位列第10位。三是学科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升级引才育才和用才3.0版。柔性引进诺贝尔化学获得者米歇尔和国家杰青毕玉海等3人。1人入围“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3名教师获评长白青年英才。四是学科贡献度进一步彰显。对学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7个ESI前1%学科贡献率均位居学校前3位。五是学科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显现。当选吉林省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副理事长单位。获立吉林省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协同培养项目1项。新增农技协科技小院3个,1个科技小院荣评全国最美科技小院。
这一年,我们向实发力,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教学内涵建设明显提质。全力以赴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本科人才培养水平得到提升。成功举办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大赛。4名教师分别荣获吉林省、长春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三等奖。二是专业课程建设明显提升。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以“双优秀”成绩通过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验收。“生物医药与健康”专业获批省级“四新”微专业;《酶工程》《制药工艺与技术》2门课程分别获评吉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吉林省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微生物学》《动物学》2门课程被推荐参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三是教育教学研究明显提效。获立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3项,吉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出版教材2部,在编教材2部。四是竞赛和大创成绩明显提高。组织参加“国—省—校”三级生命科学竞赛,参加学生600人,23支队伍获国奖、57支队伍获省奖。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6项,省级项目20项。
这一年,我们向高发展,科研产出再结新硕果。一是重要性科研项目数量实现新增长。获立国家、省级科研项目3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到位经费再次突破1100万元。二是标志性学术成果质量实现新突破。发表学术论文再次突破100篇。其中二区以上76篇,TOP文章29篇;授权国际、国家发明专利等21件,软件著作权16个,审定新品种1个。三是先导性学术交流活动实现新坚持。成功举办2024年研究生学术年会(总第11届);举办“生命彩虹”学术沙龙20期(总第109期)。四是代表性学术会议实现新发展。成功创办“首届东北地区生命科学院长论坛”。成功举办“ CHM吉林地区编委会”“长白山新型药物制剂论坛”和“第十三届吉林省科协年会分会场暨重大疾病基础研究与学科交叉交流”会议。
这一年,我们向精聚焦,学生工作再攀新高峰。一是典型选树创一流。选树出吉林省“优秀大学生”、吉林省“优秀学生干部”、长春市“文明班级”等国家、省市级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100余个。二是创新就业争一流。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5篇。获国家、省级创新创业奖励124项,再次实现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头部”赛事金满贯。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4次,访企120家;开展“辅导员直播带岗”4期,本科生就业率93.94%,升学率48.76%。三是实践育人树一流。组建社会实践重点团队49支,获立国家重点团队10支(位居学校第一)。央广网、央视网先后28次对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四是网络思政建一流。高效运营“吉林农大生科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原创推文233篇,浏览量累计达53.9万人。网络文化作品首次在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获奖。学团工作获评长春市“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校学生工作标兵学院、就业工作先进学院和五四红旗团委。
这一年,我们用365个日夜标注奋斗的足迹。本科生升学率提高到48%,学科建设任务完成率超过95%,学博+专博覆盖率达100%,到位科研经费同比增长125%,高质量论文数量提高150%。这些跳动的数字,是学院上下“一盘棋”的担当,是师生全体“一条心”的奋进,更是校内外八方“一股绳”的支持。
回首2024,是乘风破浪、笃行不怠
学院向上,我们向前!
展望2025,是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
扬帆起航,砺行致远,澎湃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