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物技术系

生物技术系

姚丹

发布时间:2023-04-06 19:58:17 生物技术系 4797次
教授

姓名:姚丹

性别:

职称:教授

职务:副院长

邮箱:dyao@jlau.edu.cn

个人基本情况

   吉林省遗传学会理事,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专业组委员。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特别专注于利用常规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改良大豆籽粒品质性状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近年来,参与完成10个省级大豆新品种、2个国家大豆新品种、2个国家级花生品种的选育及审定工作;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Scientific Repor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等SCI、重点及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0余篇,出版副主编教材1部。

教育背景

1995.9-1999.7,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学学士

2000.9-2003.7,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遗传育种硕士

2006.9-2010.7,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生物技术博士

工作履历

1999.07-2000.09,吉林省生物研究所羊草中心,研究实习员

2003.07-2005.06,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教

2005.07-2010.08,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2010.09-2017.08,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2014.10-2014.12,意大利卡麦利诺大学,访问学者

2017.09-现在,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学术(社会)兼职

吉林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

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讲课程

本科生: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操作技术、专业导论、现代分子育种、植物生产概论

硕士生: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

研究方向

植物分子遗传与育种

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与种质创新

作物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   

科研项目

1、大豆主要品质性状SSR分析及标记辅助选择研究,吉林省教育厅项目,经费:3万元。时间:2012.01-2013.12。主持。

2、大豆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研究,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经费4万元。时间:2011.01-2014.12。主持。

4、大豆脂肪酸含量QTL定位及其新品系选育研究,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4.01-2016.12,18万元,主持。

5、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QTL定位及其新种质创新研究,吉林省教育厅项目, 2014.01-2016.12,3.0万元,主持。

6、大豆花芽转录组测序及花芽分化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吉林省教育厅项目,2018.01-2019.12,4.0万元,主持。

7、杂粮优质资源的挖掘与新种质创制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8.07-2019.12,6.5万元,主持。

8、玉米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项目,吉林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2019.01-2019.12,10万元,主持。

9、大豆ω-脂肪酸脱氢酶GmFAD3C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吉林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2020.01-2022.12,10万,主持。

10、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大豆高油酸新种质,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1.07-2024.07,40万,主持。

科研奖励

1、大豆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研究,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排名:第01,2013,09。

2、大豆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0,2013,12。

3、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农玉309、长玉509的选育与推广,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08,2014,11。

4、大豆主要植株性状QTL定位研究,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排名:第01,2018,05。

5、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及重要功能基因挖掘,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05,2020,11。

学术论文及著作

1、D. Yao, Z.Z. Liu, J. Zhang, et al.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main plant traits in soybean [J]. Genetic Molecular Research, 2015,14 (2): 6101-6109.

2、D. Yao, Z.Z. Liu, J. Zhang,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number of four-seed pods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 using transcriptome analysis [J]. Genetic Molecular Research, 2015,14 (4): 18895-18912.

3、姚丹,李雪莹,韩笑,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藜麦形态指标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网络版),2019,11.23.

4、杨桐珲,刘占柱,管翊君,等. MADS-box基因GmAP3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网络版),2020,(03):729-736.(通讯作者)

5、龚招阳,马博涵,等. 大豆四粒荚突变体子房转录组分析[J].东北农业科学,2020,45(1):29-34(通讯作者)

6、B.H.Ma,A.J.Zhang, Q.Z.Zhao,et al.Genome-wide identific -ation and analysis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volved in fatty acid biosynthesis in young soybean pods [J].Scientific Reports,2021.4.7.(通讯作者)

7、B.H.Ma, Z.Z.Liu,W.Yan, et al.Circular RNAs acting as ceRNAs mediated by miRNAs may be involved in the synthesis of soybean fatty acids[J].Functional &Integrative Genomics, 2021,5.18.(通讯作者)

8、Aijing Zhang , Haobo He, Yue Li,et al.MADS-Box Subfamily Gene GmAP3 from Glycine max Regulates Early Flowering and Flower Develop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23, 24, 2751.(通讯作者)

9、Junming Zhou, Zeyuan Li , Yue Li,et al.Effects of Different Gene Editing Modes of CRISPR/Cas9 on Soybean Fatty Acid Anabolic Metabolism Based on GmFAD2 Fami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23, 24, 4769.(通讯作者)

10、Junming Zhou, Xinchao Luan, Yixuan Liu ,et al.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CRISPR/Cas9 Gene Editing in Plant Molecular Breeding[J]. Plants 2023, 12, 1478.(通讯作者)

专利

1、GPD花生(2019)220131新品种审定,国家级,2019.09,第一选育人。

2、“吉农45”大豆新品种审定,国家级,2016,07,第六选育人。

3、“吉农48”大豆新品种审定,省级,2016,03,第四选育人。

4、“吉农51”大豆新品种审定,省级,2016,03,第四选育人。